(1)空鼓
主要原因是:①基層處理不干凈,如基層表面附著的灰塵和疏松物、脫模劑和油漬等,這些雜物不徹底清除干凈會影響抹灰層與基層的粘結。②有凹處或一次抹灰太厚等,在砂漿干燥之前砂漿層由于重力作用已與基層脫離。③界面處理不當或未做界面處理,基面過于光滑,不能抑制砂漿的干縮導致砂漿層與基層脫離。
解決方法:抹灰前應將基層清掃干凈,并提前2-3天開始向墻面澆水,滲水深度達10毫米后方可施工,有深凹處,應提前補平砂漿。另外,應提前噴涂好界面砂漿。
(2)脫層主要是由于底層灰層過干。
解決方法:除按規范要求施工外,如發現底層已干,應清水濕潤、待底層濕潤透后再抹面層。
(3)爆灰主要原因是材料質量不好,有雜質或泥土,導致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抹灰面施工完成后,出現裂縫、小坑或鼓包的現象。
解決方法:施工前應仔細檢查材料質量,砂子要經細篩篩分后方能使用。
施工后出現,首先將抹灰面噴水潤濕,充分燜透,使過火灰完全熟化炸裂,然后挖去爆灰點,用膩子找補刮平,最后噴漿或刷內墻涂料,可以較早解決問題。
(4)裂縫主要原因是抹灰層過厚而未采取抗裂措施或由于空鼓而產生的開裂。
解決方法:如果抹灰面很厚,施工中應先填底層,或在底灰抹好后噴防裂劑進行處理。
水泥抹灰砂漿出現以上情況,應該進行返工修復,修復時,將脫層、空鼓、爆灰及裂縫部分清除干凈,再按規范要求進行局部的抹灰。
(5)易掉落,粘不住現象
砂漿和易性太差,粘結力太低。施工方一次抹灰太厚,抹灰時間間隔太短?;慕缑嫣幚聿划?。
解決方法:根據不同原材料不同基材調整配方,增加粘結力。施工時建議分層抹灰,總厚度不能超過20mm,注意各個工序時間。做好界面處理。
(6)做好施工現場優化
預拌砂漿預拌需要通過散裝運輸車運往施工現場,并存儲于散裝筒倉內,做好砂漿種類、生產日期以及強度等級等內容的標識。技術人員應向施工人員提交使用說明書,如砂漿特點、使用方法、性能指標以及注意事項等。另外,尤其重要的是在施工過程中除水攪拌外不能隨意添加任何材料,避免對砂漿性能造成影響。另外,當施工環境溫度低于5℃時,在未對砂漿進行保溫、防凍防護措施是不得進行施工。
掃一掃
微信二維碼
免費服務熱線
400-688-6905